2009年10月26日 星期一

牛肉監控 嚴防特定風險物質

美國牛肉叩關,台灣如何為牛肉安全進一步把關?



自英國發生第一例狂牛症起,世界各國即對狂牛症發生國家所生產之牛肉牛肉製品進行嚴格把關工作。又由地緣、流行病學及分子生物學研究得知,狂牛症可能與近年來同樣首先發生在英國的人類變異型庫賈氏病相關,導致狂牛症之病原-普里昂蛋白質在組織中所可能存在之位置,如腦、眼、中樞神經、迴腸末段等,稱之為特定風險物質。然而,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已經確認卅個月以下牛隻的腦、眼、脊髓及頭骨等部位已經不是特定風險物質,也就是安全的。



就各國對狂牛症防制措施,禁止反芻獸來源蛋白質(如肉骨粉等)餵飼牛隻的措施已證明奏效,全球病例數已逐年驟降。至於防範人類罹患人類變異型庫賈氏病,則主要避免特定風險物質進入人的食物,因而於牛隻屠宰過程如何有效完整地去除特定風險物質,並避免屠肉遭受汙染,即為降低風險重要措施。



美、加、歐盟屠宰廠均例行對牛絞肉,尤其是以先進機械式取肉的肉泥抽驗,檢查是否混有中樞神經組織,做為危害分析重要管制點食品優良製造規範重要一環。目前多以市售酵素連結免疫吸附法檢驗套組,以中樞神經組織都含有的神經膠細胞纖維酸性蛋白質為目標,檢測牛肉牛肉產品內是否殘留,即可間接瞭解是否受到特定風險物質汙染。只要做好這些把關措施,消費者吃到的牛肉都是非常安全的。







沒有留言:

加入書籤

Share/Save/Bookmark

##EasyRead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