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8日 星期一

木瀆鎮的陜西秦鎮涼皮



涼皮是中國西部眾多地區的風味小吃,被許多人認為是陝西小吃中最受歡迎的品種。
涼皮,又稱皮子、釀皮子、麵皮,據說是從唐代「冷淘面」演變而來,以「白、薄、光、軟、釀、香」而聞名。涼皮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因為「涼」,所以在夏天吃的人更多。

涼皮的種類繁多,做法各具特色,口味也不盡相同。從製作方法上可大體分為:蒸麵皮、擀麵皮和烙麵皮。蒸麵皮的主要製作方法是由麵粉(將麵筋洗出)或米粉加水均勻攪拌製成糊狀,盛入圓形平底的金屬容器,搖擺涼皮容器使面/米糊平展得鋪在容器底,然後放入開水鍋或蒸籠內蒸制(蒸熟後的圓形整張皮子大約0.5厘米厚,直徑近1)。隨後把涼皮過涼水冷卻,用近1米長、20餘厘米寬的大鍘刀切成寬0.5厘米至2厘米的長條(根據製作材料不同,顏色有稍許不同),調拌時可根據不同風味加入鹽、醋、芝麻醬、辣椒油、麵筋、黃瓜絲、豆芽、蒜汁和時令蔬菜等。


這次去吃涼皮是在木瀆鎮明清街牌樓,搭乘人力三輪車前往,到花苑西街某巷道內,費用是5RMB。

秦鎮涼皮的簡介

主要的特色是現點現切,使一把幾十斤重的大刀製作。


切好的涼皮拌入配料與醬料。


拌好的涼皮上桌了~!每份4RMB

特別感謝陜西姑娘 王蕾小姐的帶路。


吃過涼皮、我們到金山路上的E-MART(易買得)逛逛,這邊大小連鎖飲料店幾乎每家都是要排隊的呀...,更別說85度C或COCO(都可茶飲)這種等級的店了。




2010年10月6日 星期三

木瀆鎮 山塘街

山塘街是最具蘇州街巷特的典型中間是山塘河山塘街則緊傍河的北側通過一座座石橋與另一側的街道連接山塘街上店鋪住家鱗次櫛比這裡的房屋多為前門沿街後門臨河有的還建成特殊的過街樓


山塘街是一條典型的水巷河上裝載著茉莉花白蘭花及其它貨物的船只來來往往遊船畫舫款款而過房屋沿河有石級婦女們就在河邊洗衣洗菜。現在主要是搭載往來觀光客的小型渡船,掌舵搖櫓的大姐哼著吳越古調,往來嚴家花園與虹飲山房、西施橋之間。




山塘街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優越的水陸交通條件曾是明清時期中國商貿文化最為發達的街區之一近年來修復後的山塘街是蘇州古城自然與人文景觀精粹之所在堪稱老蘇州的縮影吳文化的窗口

街道呈水陸並行河街相鄰的格局建築精致典雅疏朗有致街面店肆林立會館集聚再現了山塘街的盛世繁華有民歌唱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有西湖蘇州有山塘兩處好地方無限好風光。」這便是對山塘街的生動寫照

知名的蘇繡


太湖老蚌明珠特賣


特色蘇州小點、麥芽糖

現切的桂花雲片糕

現串現炸的鹹酥太湖大閘蟹,5RMB/串/5隻


蟹黃還不少,酥炸到連殼都可以輕易咬碎。

古鎮觀光、最流行的活動竟然是......COSPLAY!?5RMB/張



偶遇「山寨鳥」、請車友讓我仔細端詳。單買車架1300RMB,整車約12.5kg。

古鎮當然也是拍攝電影電視的首選,立刻就遇上其中一個劇組。







木瀆鎮 嚴家花園

這天搭乘691公交車,由金庭鎮政府往木瀆鎮嚴家花園(嚴家淦先生故居)。搭6913RMB69則為5RMB


檢視較大的地圖

嚴家花園在木瀆鎮山塘街王家橋畔,嚴家花園的前身是清乾隆年間蘇州大名士、《古詩源》編者沈德潛的寓所。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沈氏後人將此院落讓給木瀆詩人錢端溪。錢氏疊石疏池,築亭建樓,有友于書屋、眺農樓、延青閣諸勝,一時題詠頗盛。龔自珍對此園有妙構極自然,意非人意造倚石如美人等溢美之句。光緒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木瀆首富嚴國馨(台灣政要嚴家淦先生祖父)買下端園,重葺一新,更名羨園。因園主姓嚴,當地人稱嚴家花園。嚴家花園經過三代主人努力,前後歷時一百七十多年,無論是歲月滄桑,還是人文底蘊,都賦予嚴家花園一種文化氣息,名園風範。1935年,現代建築學家劉敦楨教授兩赴此園,流連忘返,對嚴家花園的布局與局部處理極為推崇,認為是蘇州當地園林之翹楚


嚴家花園佔地16畝。中路為五進主體建築,依次為門廳、怡賓廳、尚賢堂、明是樓和眺農樓。其中位居第三進的尚賢堂為蘇州罕見的明式楠門廳,迄今已有400多年歷史,木礎石質,典雅古樸;楠木直柱,圓潤柔和;雕刻簡潔疏朗,色調淡雅素淨,具有實用和審美功能。尚賢堂和明是樓前各有清代磚雕門樓一座,所雕人馬戲文玲瓏剔透,意趣雋永,雖依附于廳堂,卻未嘗不是一件獨立的藝術品,極富藝術價值和審美情趣。


嚴家花園的廳堂建築宏敞精麗,堂堂高顯,顯示出嚴正的氣度和性格。而進入園區,其建築則顯得精巧活潑,豐富多彩,樓閣亭軒廊榭錯落有致,富于變化,體現出造園者精湛的造園藝術。


園中有書齋二處,分別以友于和海棠為名,尤其友于書屋,地處幽偏,經曲折長廊,過清蔭居和靜中觀,方可蜿蜒而至。友于書屋為自成一體的獨立庭院,前院湖石數片,花木扶疏,室內經典古籍,書香飄溢,實在是一個專心攻讀的藏修密處。在嚴家花園幽曲靜美的環境中,友于書屋等建築偏居一隅,清幽曲奧,具有幽人般的情致;與其迥然有異的是,另有一些建築如眺農樓、見山樓、環山草廬、宜人亭、延青閣等則地處高曠,空間暢豁,具有曠士般的襟懷。


憑欄極目,不但園中景致盡收眼底,還可看到園外的田野風光和靈岩山的滿目蒼翠。延青閣上一副對聯概括了這一切:閣鄰佛寺經盈耳,窗對靈岩翠滿晴。嚴家花園還有一些建築造型頗為別致,在蘇州古典園林中頗為罕見。如延青閣後牆與圍牆不在一線,陡然偏斜出一角,打破了平穩板律的局面,使人產生無限遐想。


聞木樨香堂為廳榭合一式建築,前部水榭依水而築,數魚為樂,後部四面廳光明洞徹,盡收四週景色于窗櫺之內。羨園東部的爬山廊也較罕見,此廊依地勢而建,隨地形升高,連接自然,造型優雅,使人在不知不覺中從平地漫步至環山草廬的二樓。


園無花木,山無生機。嚴家花園在植物花草的布局配置方面也較有特色,巧妙栽植四季花木,構成春夏秋冬四個各具特色的小景區。花木與建築相互映襯,相得益彰。花木叢中,嚴家花園愈顯幽深廣遠,變化多端,遍歷全園,有步移景異、左右逢源之妙。


從尚賢堂右邊門穿越一條幽長的備弄,即進入以古廣玉蘭為中心的春景區。古廣玉蘭為羨園舊物,昔日園中勝景之見證,雖歷經百年滄桑而蓊鬱如故。每逢春夏,千葩萬蕊,滿園花光。鄰近的友于書屋則為羨園舊名,引自《論語》友于兄弟,指兄弟友愛。友于書屋是嚴家藏書之所,頗多珍藏,嚴靜波(家淦)先生幼年曾在此通覽經典古籍,四歲吟誦唐詩,六歲熟讀《易經》。駐足友于書屋,賞百年玉蘭純白之花色,嗅宜人之清香,蘭芬益文思,自是文人墨客風雅之舉。


出友于書屋,進入綿延假山的洞穴之中,清風徐來,還夾雜著淡淡荷香,告訴人們這裡已是夏景區。假山盡頭,視野頓顯開闊,但見碧水清天,荷風四面,心中的暑氣俗塵早已隨著清風清散殆盡。環顧四週,澹碧軒、織翠軒、澈亭、錦蔭山房和延青閣皆掩映于綠樹叢中,回首一副楹聯為此景作了點題:勝地四時濃蔭裡,洞天一派碧鮮中





隨著曲廊向北延伸,過池塘,即進入秋景區。此區由兩部分組成,一宜折桂,一宜登高,均秋令應時景致。聞木樨香堂四週遍植桂花,仲秋月夜,丹桂飄香,芬芳馥鬱,聞之令人坦懷若蕩,心曠神怡。每年農歷八月十五,園主于此焚香點燭,供拜月神。嚴氏兒孫折桂嬉戲,以寓蟾宮折桂高中之意。




穿過眺農樓和見山樓前幽靜的院落逶迤向東,來到環山草廬,一座寬敞平台貼水而築,視野豁然開朗。隔水望去,一座湖石假山起伏綿延,山巔一亭翼然,山間清流潺潺。假山東側為採秀山房,北接爬山廊。無論是在環山草廬的二樓,還是佇足假山之巔的宜人亭,均可放眼北望,遠處靈岩山古塔鐘樓的倩影清晰可辨。


置身環山草廬似乎已是園之盡頭,孰料經東北角一側門右折竟是別有洞天。此處已是冬景區。這裡建築密度很高,曲廊廳堂,交叉搭接,形成多處特色鮮明的小庭院。院中有小池一泓,上跨石梁,作之字形,環池湖石錯布,修木灌叢,深淺相映,環境絕幽。疏影齋前,滿植梅花,小雪初霽,紅英綠萼,頗有宋代詞人姜夔暗香疏影之意境。


冬景區外是一處新園,水域開闊,園中的粉牆、亭廊、假山、藤樹都倒映在這一泓清澈之中,水上有橋,水邊有亭,水波輕漾,水香氤氳。岸上楊柳依依,鳥鳴蟬噪,已是一派活潑潑的江南水鄉自然風光了。

2010年10月5日 星期二

西山島景點五 包山禪寺

包山禪寺參觀(拜)費用:20RMB/人。
一路上兩旁有許多銀杏與板栗樹,這時節經常可見道路兩旁曬栗子的景象。


曬板栗的景象

銀杏樹上的白果

林屋洞梅園周邊許多特產農家小吃店,經常走到路中攔車招攬觀光客。

經過林屋梅園,不過發現參觀費用是50RMB/人,想想還是下次再來吧...。 
包山禪寺林屋洞西北的包山塢中據史志資料記載該寺初創于南朝之初初名福願寺梁大同二年(536)正式建寺唐上元九年唐高宗李治賜該寺名為顯慶禪寺」;因西山四面為水所包俗稱包山該寺又是山上第一大寺唐肅宗李亨又賜名為包山寺所在的山塢亦得名為包山塢名稱一直沿用至今


自唐朝至清朝包山寺代稱江南名剎高僧輩出寺院亦經歷了多次興廢解放初包山寺曾被列為江蘇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化大革命時寺院被毀1995年開始重建1999年秋基本建成1023日正式開光


重建後的包山禪寺山門前為香花橋一座下為山溪山門正中供布袋和尚(彌勒菩薩化身)天王殿中間供彌勒菩薩的真身阿逸多背面為韋馱菩薩兩側供四大天王



大雄寶殿正中供橫三世佛中為釋迦牟尼東為藥師佛西為阿彌陀佛釋迦牟尼左右脅侍為伽葉尊者阿難尊者橫三世佛背面為海島觀音供觀音菩薩善財童子龍女及二十諸天兩側為十八羅漢及文殊菩薩普賢菩薩



藏經樓(滿月閣)位于大殿後其西側為禦碑亭玉佛殿位于大殿西南側內供漢白玉釋迦牟尼祖師殿位于玉佛殿南內供達摩祖師


清順治年間包山寺住持山曉和尚應詔進京主持董鄂妃喪禮的佛寺活動受到順治皇帝的賞識得賜禦筆敬佛二字成為鎮寺之寶現在石公山上禦墨亭中的敬佛即為光緒年間依真臨摩而刻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為避免蘇州圖書館的四十多箱珍貴古籍被日寇所奪將其移藏于包山寺滿月閣住持聞達上人不畏艱險歷時八年終使文物得以保全受到了民國江蘇省政府省教育廳的嘉獎寺中源于明萬歷年間的木刻方冊本大藏經世稱萬歷藏嘉興藏徑山藏是目前最為完整且國內僅存的兩部之一十分珍貴現保存在南京博物院